
周玉秋1936年生于上海朱家角,因母家世籍苏州,故自幼喜爱苏州评弹。1950年拜弹词名家(赵派创始人)赵稼秋先生为师。1953年年又拜弹词名家(沈派创始人)沈俭安先生为师,取得了解放初首届苏沪合一的评弹改进协会颁发的0128号从业员学习证,由此从事评弹工作。1953年起就和誉称“塔王”的沈俭安恩师拼挡演出《珍珠塔》,1955年又和赵稼秋恩师拼挡演出《啼笑因缘》,1958年起和内人宋又龄拼夫妻双挡演出《四香缘》,1961年由沪调入海宁筹建海宁评弹团,任副团长、团长至1997年退休回沪。期间收徒11名(退休前8名,退休后3名),原创和改编演出评弹书目有长篇《金玉堂》等4部,中篇《碧海金钟》等6篇,短篇《关在门外的新娘》等8篇、开篇《鹤爱情真》等100余篇。
周玉秋系中国国学院创作员、研究员;中国武侠文学会会员;北京长城文学会创作员;中国曲协浙江分会会员;嘉兴市文联委员、曲协副主席;海宁市文联委员、曲协理事;海宁市金庸学术研究会研宄员;上海市金庸学会会员;上海市青浦区评弹沙龙顾问。
研究传统国学,钟情旧体诗词,赋诗填词写成2100余首格律诗词和古风辞赋文章。部分作品发表在京浙沪报刊杂志,自2005年至今己出版了五卷《亚文诗词》。作品入载《中国当代诗词家代表作手迹》;《中国国学集成•诗词卷》并和文坛巨擘启功大师、季羡林大师等多位吟丈名家作品合集同版;《漕溪拾贝》;《尔冬强和108位茶客》;上海非遗文丛《评弹》;《论剑桃花岛•论文集》;评弹作品《鹤爱情真》入选2009年“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”冠名《鸣鹤》在上海音乐厅隆重公演,颇获好评。
作品曾荣获:嘉兴六县市评弹会演创作一等奖,演出一等奖;海宁市文化馆故事征文三等奖;中共朱家角镇委征文三等奖;中国国学院优秀创作贡献奖和优秀创作员称号;2012北京“东方美”全国诗联书画大赛全国一等奖。中央电视台四套《中文国际》、上海电视台《新闻综合》、青浦电视台《青浦新闻》和法国巴黎电视台《采访》荣幸出镜。